作者:小编 日期:2023-10-19 点击数: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卫生部门于2023年10月16日公布了一例新的猴痘确诊病例,这是继2022年12月以来,台湾出现的第二例猴痘感染。该患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曾于2023年9月底至10月初前往非洲进行商务旅行,返回台湾后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并在身体多处长出水泡样皮疹。经过实验室检测,确认为感染了IIb分支的猴痘病毒。
目前,该患者已被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也已被追踪并进行医学观察。卫生部门表示,该患者在旅行期间曾与多种动物接触,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但尚不清楚具体的感染途径。卫生部门还提醒,近期有前往非洲或与非洲来往人员接触的民众,如出现类似于水痘的皮肤异常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介绍,猴痘是由一种正痘病毒属的包膜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这种病毒可以从动物向人类传播,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动物传播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毛或肉类而发生,在非洲,可能涉及到松鼠、老鼠、兔子、羚羊、牛、羊等多种动物。人际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皮肤或粘膜上的水泡或结痂而发生,包括面对面(说话或呼吸)、皮肤对皮肤(触摸或性交)、口对口(接吻)或嘴对皮肤接触(口交或亲吻皮肤)等方式。还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品或医用器械而感染。
感染了猴痘的人通常会在暴露后1至21天内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不适,并在身体各部位出现皮疹或粘膜病变,持续2至4周。大多数病例比较轻微,有时类似于水痘,几周内可以自行消失,或者在接受止痛或退烧药物治疗等支持性护理后消失。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角膜感染、脑炎、心肌炎、直肠炎、生殖器官炎等,甚至导致死亡。新生儿、儿童和免疫缺陷者可能会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皮肤破损可能会导致疤痕。
目前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也没有专门的猴痘疫苗。但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和控制传播来减少风险。预防措施包括:
对于已经感染了猴痘的人,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支持性护理,包括:
根据临床情况和医生建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或使用抗病毒药物试验性治疗。天花疫苗被证明在预防和治疗猴痘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在暴露后尽快接种,并且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