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学术百科

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客服电话:

咨询邮箱:

学术百科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谁才是受益者 (医保改革新政2021个人账户)

作者:小编 日期:2023-10-19 点击数:

亲爱的读者,你好,我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话题——医保个人账户改革。 你可能已经听说了,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将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划入统筹基金。 这意味着我们的医保个人账户将会“缩水”,那么这对我们的医疗保障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是否会因此“吃亏”呢? 改革后谁才是受益者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我们要明白,医保个人账户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钱,而是国家为了保障我们的基本医疗需求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我们每个月缴纳的医保费用,并不是存入银行或者支付宝,而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和使用,只能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者购买药品等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 而且,法律对医保资金的使用范围做了明确规定,非治疗性产品不能出现在医保资金的支付范围内。 所以,我们不能把医保个人账户当成自己的储蓄或者投资,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它。 我们要知道,医保个人账户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 一方面,个人账户里的钱太少了,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人均积累额只有2300元左右;当年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人均住院费用超过1.1万元。 如果没有互助共济,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不够支付大病费用的。 另一方面,个人账户里的钱太多了,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达到3万亿元。 这些钱大部分集中在健康人群手中,而少部分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者大病的人群则面临着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沉重的困境。 这样就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不公平。 改革后会怎么样呢? 改革后,单位缴费全部划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将承担更多的门诊费用报销。 这样就可以实现互助共济、风险分摊、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也就是说,大家的钱放在一起,依靠全社会力量均衡负担,共同抵御疾病风险。 这样既可以提高参保人的门诊待遇水平和满意度 ,也可以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 而且,改革后还拓宽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这样就可以惠及更广人群,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