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3-10-19 点击数:
含氯消毒剂有哪些种类呢?根据化学结构和稳定性的不同,含氯消毒剂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类和有机化合物类。下面我就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类消毒剂的代表性产品。 无机化合物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次氯酸盐为主的化合物,常见的有: 1.次氯酸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84消毒液,它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液体,能与水相混溶,稀释液不稳定,有效氯降低很快。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它可以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餐饮具、织物、果蔬和水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 2.次氯酸钙:又称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状固体,能溶于水,溶液易浑浊,有大量残渣。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20%,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为56%-60%。水溶液稳定性差,遇日光、热、潮湿等分解加快。它可以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织物、分泌物与排泄物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400mg/L的消毒液,作用20分钟;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 3.次氯酸水:指原液中含有稳定次氯酸分子的水溶液,是一种新型、高水平消毒剂,气味较淡。比如电解次氯酸水有效氯含量一般在50-200mg/L,pH为4.0~6.8,氧化还原电位在1040mV以上,在室温、密闭、避光的环境中稳定性较好;而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有效氯含量一般在5-100mg/L,pH为6.20~6.80,同时无需稳定剂同样保质期可以做到一两年。它可以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餐饮具、织物、果蔬、水、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2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5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 有机化合物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氯胺类为主的化合物,常见的有: 1.二氯异氰尿酸钠:也称为速效含氯消毒片,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片剂、粉剂或颗粒剂,有效氯含量≥55%。它常用于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在医院内主要用于环境和诊疗用品的消毒。固体制剂较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差。它可以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餐饮具、织物、分泌物与排泄物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30分钟。 2.三氯异氰尿酸:也称为缓效含氯消毒片,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片剂泡腾片和缓释片、粉剂或颗粒剂,有效氯含量占10%-90%,常见的占20%。它常用于游泳池水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固体制剂较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差。它可以用于水和分泌物与排泄物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2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 3.二氯海因:也称为二氯异氰尿酸钙,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结晶或结晶体粉末,有类似漂白粉气味。它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与浓硫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有效氯含量为60%-70%,干燥结晶储存较稳定。它常用于医院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消毒。它可以用于水和分泌物与排泄物等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2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