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刚子seo 日期:2023-10-30 点击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法学硕士论文,优秀法学硕士论文应该包含哪些方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是在职法律专业研究生学习中的最后一环,是对学员几年来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面考察。在十几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我们发现在职研究生法律硕士论文写作的常见弊病,这里就从论文选题和写作技巧注意事项谈起。
一、法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法律硕士毕业论文题目过大,操作起来内容面太宽而把握不住中心,论述深入不下去;毕业论文题目过小,又展不开论述,不成其为论文。对此:
第一,论文选题时选择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部门法。多年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学员各自在不同的部门法领域里肯定会各有千秋。有的同学民法部门的问题体会较深;有的同学程序法的学习、思考更为全面细致;还有的同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可能想法更多。那么论文选题时就首先明确大方向,选择自己平时看书比较多的,手头资料比较充足,思考问题有一定深度的部门法,这样写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平时积攒的资料也派上了用场,常考虑的一些问题也容易深化一步了。硕士毕业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几年来法律课程学习的综合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思路。对一个问题,在写法律硕士论文时,能够综合考虑,从立法、执法的角度考虑,并把平时碰到的问题站在不同的方位深入进一步学习、探讨,也就达到我们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了。
第二,选好部门法后,注意自己平时知识的积累,看看这一方面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几年的学习,某一部门法的所有问题不一定都能搞通,这个时候,需要回忆一下,看看所选部门法有些什么基本理论问题,与所选法律硕士论文题目相近相通的一些理论问题是不是还不太清楚,扫清动笔前的一些障碍,非常必要。对于自己运用起来还不太得心应手的一些知识,赶快抓紧时间去给予更多的关注。理清思路,多阅读一些课外的有关书籍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想写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在弄清基本理论问题时,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新旧刑法关于此问题的观点,国际上各国的基本观点,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的基本资料是否齐全,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学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宏观上、微观上你都有了进一步的考虑、思索,拿起笔的时候不至于为一些基本的问题而再影响你写作时的思路了。
二、法律硕士毕业论文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变化
几年法律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感到特别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人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处在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与此相应,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法律条文的修改不断变化,给法律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同时给我们毕业论文的完成又提供了许多好的机会。新的、重新探索的问题层出不穷,法律中有许多的课题迫切需要去探讨。学员在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时,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去把握。切记知识的更新,关注国家法律的变化、发展。另外司法实践也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毕业论文要注意把握法律发展变化的大方向,在平时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如果主题把握不好,就很容易使自己的论文偏离方向,导致前功尽弃,事倍功半。
三、把握理论研究动向是法律硕士论文的核心
众所周知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选好论文题目后就要围绕题目广泛关注我国法学理论方面的动态,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查阅有关的学术期刊、报纸杂志、资料索引,了解理论界进展的程度,使自己的思路更开阔、更活跃。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武装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论文会更上一层楼,写起来也会妙笔生花的。另外司法实践的关注必不可少。抽象的思维结合具体的实践,会更加清晰、流畅。
上面的工作完成以后,就会感觉到毕业论文的完成已经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了,不会再象刚开始那样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在此基础上理顺思路,资料准备充足,再动笔开始写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法律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拟好毕业论文提纲,明确自己的论点,再围绕自己的论点,把准备好的材料分门别类,从正反两方面、以不同的角度去选择有力的论据,用大量的材料去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是写作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
第二,拟毕业论文提纲时要掌握好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个问题、哪个方面用哪种表达方式更加贴切,更能用恰当的文字形式反映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你的论文骨架就会搭的更好了。在让自己的论文提纲愈来愈细、愈来愈具体的始终要围绕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明明确确。有时还要用一些分论点、小论点来支持中心论点,从而作到条理清楚、论述明确、具体。
第三,法律硕士论文要注意论文材料的另一个特点,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生动的案例,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在司法实践中选择一些生动的案例充实自己的论文。这样论文的骨架、脉络、血肉之躯就全有了。最后不要忘记反复润色,法律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法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法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提纲一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7
绪论 10-13
第一节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0
第二节相关文献综述 10-11
第三节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1-12
第四节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12-13
第一章患者隐私权的内涵及特征 13-19
第一节患者隐私权的内涵 13-16
一、隐私权的概念 13
二、患者隐私权的内涵分析 13-16
第二节患者隐私权的特征 16-19
一、患者隐私权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16-17
二、患者隐私权具有有限让渡性 17
三、患者隐私权具有易受侵害性 17-18
四、患者隐私权的侵权认定与保护具有复杂性 18
五、患者隐私权对特定第三人具有可克减性 18-19
第二章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19-24
第一节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19-20
一、独处权理论 19
二、亲密关系自治理论 19-20
三、一般人格权理论 20
四、信息控制理论 20
第二节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具体分析 20-24
一、保护患者隐私权是保护患者人格权的必然要求 20-21
二、保护患者隐私权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21-22
三、保护患者隐私权符合国际发展趋势 22-24
第三章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33
第一节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24-26
一、《侵权责任法》颁布前法律法规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24-25
二、《侵权责任法》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25-26
第二节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26-33
一、患者隐私权保护范围较窄 26-28
二、对患者隐私权与他人知情权的冲突缺少规定 28-31
三、患者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与范围不明确 31-32
四、关于主观过错及因果关系证明的规定不合理 32-33
第四章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33-46
第一节完善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模式及保护原则 33-37
一、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立法模式 33-35
二、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原则 35-37
第二节完善我国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具体建议 37-46
一、扩大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37-39
二、明确患者隐私权与他人知情权之间冲突的'协调规则 39-41
三、明确患者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范围 41-43
四、确定患者隐私权侵权责任中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的证明规则 43-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1
法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提纲二摘要 3-4
ABSTRACT 4
引言 7-8
第1章法官释明概述 8-13
1.1法官释明的含义 8
1.2释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8-10
1.3释明性质的澄清 10-11
1.4释明的分类 11-13
1.4.1辩论性释明与处分性释明 11-12
1.4.2消极释明与积极释明 12
1.4.3事实释明与法律释明 12-13
第2章法官释明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13-24
2.1释明制度与相关诉讼原则的关系 13-17
2.1.1释明制度与辩论主义 13-14
2.1.2释明制度与处分主义 14-15
2.1.3释明制度与诉讼指挥权 15-16
2.1.4释明制度与当事人平等原则 16
2.1.5释明与程序参与原则 16-17
2.2释明制度具有重要法律价值 17-21
2.2.1公正价值 17-19
2.2.2效率价值 19-20
2.2.3社会价值 20-21
2.2.4权利保障价值 21
2.3法官释明能够促进实质正义目的的实现 21-22
2.4法官释明可以防止诉讼中遭遇突袭 22-24
第3章我国法官释明的立法、实践及其问题 24-34
3.1我国建立法官释明制度的必要性 24-26
3.1.1释明制度能够理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4-25
3.1.2释明制度能够弥补当事人的诉讼能力缺陷 25
3.1.3释明制度制度能够提升司法公信力 25-26
3.2我国释明制度的立法评析 26-30
3.2.1法官释明的立法梳理 26-30
3.2.1.1立法中的应当释明 26-28
3.2.1.2立法中的禁止释明 28-30
3.2.1.3释明的其他规定 30
3.3我国法官释明的司法实践探索 30-31
3.4当前我国法官释明存在的问题 31-34
第4章完善我国法官释明制度的具体构想 34-42
4.1法官释明的基本原则 34-36
4.1.1公开原则 34
4.1.2中立原则 34-35
4.1.3适度原则 35
4.1.4同等原则 35-36
4.1.5个案释明原则 36
4.2释明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36-37
4.3释明的行使主体 37-38
4.4释明的内容 38-39
4.4.1举证的释明 38
4.4.2诉讼请求与事实主张的释明 38-39
4.5释明的方式 39
4.6不当释明的救济措施 39-42
结语 42-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5
;一、选题新颖。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曾经在之前的一系列讲座中多次对论文选题展开辅导。论文选题,不管是理论型论文还是实践类论文,都需要在选题上下功夫。选题必须避免陈旧,一篇选题陈旧的论文往往被看做是非独创性研究,无法评优。二、资料新颖。论文写作中用到的资料也必须新颖,太旧的资料往往被认为是无法反应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我们在之前的讲座中对片面要求资料新颖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但是从总体上看,从现实层面上看,论文资料当然是新一点好,尤其是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中。三、资料权威。论文资料也必须权威。所谓权威资料,是指在专业领域中有影响力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资料。引用权威资料的论文更容易得到答辩委员会的认可。相反如果引用一些小刊物、非知名刊物的文献,会降低论文质量。四、注释丰富。论文的引注必须丰富,以3万字的硕士论文为例,比较好能够有50-60个注释,当然也不能过度援引,而是将援引的字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释不能全部是引注,也要对一些词句展开解释和进一步说明,使注释多样化,避免千篇一律。五、外文文献。如果论文能有适当的外文文献,则作者被认为是比较关注国外学术动态的。尽管当前高校对外文文献的要求越来越流于形式化,但是如果能有适当的、必要的、合理的外文文献,当然很好。六、论证有力。观点的论证是论文写作的核心部分,在论证过程中必须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不能拖拖拉拉,王顾左右而言他。七、结构合理。论文的结构是论文的筋骨,论文的结构必须合理。这一项工作在论文提纲的起草过程中就要做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对论文的结构适当地调整,使论文的结构趋于完美。很多老师拿到学生的论文首先要看的就是论文的大纲,所以结构也是重中之重。八、文字优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文的文字一方面要避免艰深晦涩,一方面要做到优美流畅。当然法学研究是专业性研究,法言法语也是离不开的。我们不建议故意生造一些概念,我们反对故弄玄虚。九、格式规范。论文的格式规范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部署,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论文的格式规范,认为格式问题是论文形式化的重要方面。优秀论文当然要在论文格式上下功夫,不能在格式上留有瑕疵。十、原创为本。原创性是论文的根本,如果一个论文被认为是抄袭的,那当然不能评优。目前高校已经购置了抄袭检测软件,所有抄袭的论文都在软件检测下无处遁形。建议同学们树立原创为本的理念。或者说,即便论文不能评优,甚至即便论文没有创新,原创性同样是很重要的。以上十点是我们在数年的辅导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当然上文我们只告诉同学们优秀的法律硕士论文包含哪些元素,还没有告诉同学们如果做到包含这些元素,如论文选题如何才能做到新颖、资料如何才能做到权威,等等。这些问题留待接下来的一系列讲座中继续探讨。
我觉得是这样
法律作为我们这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是一定要用“法言法语”来说的,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东西,就像学化学的人,他写论文的时候应该不会把H2O写成水,这是因为严谨。
法律本身是一个严谨的东西,既然写论文,就是要做学问,所以当然要用最准确最严谨的语言。
至于你说到的那套书,是林达写的XX看美国好像,周老师应该是给所有的学生都推荐了,确实是一部非常好的普及美国法律制度的书,语言非常平实,含盖面也非常广,但是也正是因为语言平时,含盖面太广,它只能作为课外辅助阅读,而不是我们上课的教科书。
因为学习是要有体系的,而那种散文性质的文章只能作为辅助我们学习,强化我们记忆的工具。
所以个人认为,对于想要认真学习法律的人,还是要从写法言法语的论文写起,只有先把自己的学科知识弄明白了,才有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把高深的学科知识传授给普通人,这真的需要一定的功力。
只有先把自己的学科知识弄明白了,才有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把高深的学科知识传授给普通人,这真的需要一定的功力。
也就是说,最后还是要语言朴实喽?中规中矩的论文确实体现扎实的基础,可是也会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法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没有创造力是不可能取得好的进展的。提到法言法语,是重要因素,但不能太绝对,关键是一篇文章中概念要统一,用词要同一。君不见很多文章提到英美合同法时还一会用“契约”,一会上“合同”的,那一定是抄袭人家翻译作品的时候忘了把译名搞一起了。
关于法学硕士论文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