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学术百科

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客服电话:

咨询邮箱:

学术百科

高中物理电场 磁场所有公式

作者:刚子seo 日期:2023-11-03 点击数:

大家好,高中物理电场 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求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高中物理电场 和求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高中物理电场公式

电场公式并不多。

定义式:E=F/q

单一点电荷:E=kq/r^2(k为静电常数,q为点电荷带电量,r为距点电荷距离)

均匀带电球壳(半径为R):E=kq/r^2(r〉R或r=R),E=0(r<R)(r为距球心距离)

均匀带电球体(半径为R):E=kq/r^2(r〉R或r=R),E=kqr/R^3(r<R)

匀强电场:u=Ed

任何电场:电势差为场强在场强方向上的线积分,或场强大小等于电势对距离求导。

任何电场(高斯定理)(附图):穿过一封闭曲面的电通量与封闭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成正比。

换一种说法:电场强度在一封闭曲面上的面积分与封闭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成正比。(无限长均匀绝缘带电体场强对距离的函数可用这个方法求)

关于高中物理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导体本身内部有电场?原来没有电场,后来在外电场的感应下产生的静电,这个静电就产生了一个附加电场。在课本上的第三个图中,附加电场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用E'表示。

2、导体内部电荷定向移动一定要有电场,如果电场为0,电荷就不能再定向移动。原来有外电场E0的作用下,正电荷要向右定向移动。导体中只要有向右的电场,正电荷就会不停地向右移动。这样就产生了上面说的附加电场E',R'和E0是方向相反的。叠加的结果是使导体内部电场减弱。只要合场强不为0,电荷就会不停地定向移动。E'就会不断地增加。当E'=E0时,导体内部的合场强为0了,电荷就不能再定向移动了。这就是静电平衡。

3、如果外电场是匀强电场E0,导体旋转如图所示,导体内部产生的附加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E',且和外加的E0方向相反,待E'增加到等于E0时,二者相互平衡,使导体合场强为0.最后的场强为0了,也就没有电场了,就不再说是有匀强电场了。

亲,不要忘记及时采纳哦。有问题另行提问,我会随时帮助你.

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可用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电场方向来确定;电场强弱可由试探电荷所受的力与试探点电荷带电量的比值确定。

试探点电荷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1)它的线度必须小到可以被看作点电荷,以便确定场中每点的性质;

(2)它的电量要足够小,使得由于它的置入不引起原有电场的重新分布或对有源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扩展资料:

计算: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那一点所受的电场力。试验电荷的电量、体积均应充分小,以便忽略它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并精确描述各点的电场。

场强是矢量,其方向为正的试验电荷受力的方向,其大小等于单位试验电荷所受的力。场强的单位是伏/米,1伏/米=1牛/库。场强的空间分布可以用电场线形象地图示。

电场强度遵从场强叠加原理,即空间总的场强等于各电场单独存在时场强的矢量和,即场强叠加原理是实验规律,它表明各个电场都在独立地起作用,并不因存在其他电场而有所影响。

以上叙述既适用于静电场也适用于有旋电场或由两者构成的普遍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场强度

求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

(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拓展资料: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

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