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客服电话:

咨询邮箱:

工程技术

《流体机械》

作者:小编 日期:2023-06-20 点击数:

《流体机械》
《《流体机械》》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 34-1144/TH
国际刊号:ISSN 1005-0329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咨询邮箱:
期刊匹配 我要咨询

《流体机械》简介

流体机械期刊是什么水平?好投吗?流体机械是ei期刊吗?今天为大家带来关于流体机械期刊的详细介绍,一起看看吧!

a1453ef6-734b-4a31-b382-4225135dd865.jpg

流体机械期刊是什么水平

流体机械期刊属于核心级别的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这本期刊的国内刊号是34-1144/TH,国际刊号是1005-0329

流体机械是ei吗

不是,流体机械期刊不是ei和sci期刊,是核心期刊。

流体机械期刊介绍

《流体机械》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央级技术刊物。本刊被列为:中国机械与仪表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栏目设置:试验研究、设计计算、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故障分析、运行监测、技术综述、经验交流、信息报道等。


报道范围:各种气体压缩机;鼓风机和通风机;水泵、油泵和其它介质输送泵、计量泵;离心机、过滤机等分离机械;制冷空调和冷冻干燥设备等;工业阀门与管道;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流体机械轴封装置;喷射设备。


读者对象:从事流体机械与制冷空调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生产使用单位的高级技工。


发行范围:遍布全国各地的3000多家大、中、小型流体机械制造厂;各行各业的4000多家流体机械使用单位;1000多家有关流体机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工业部门的工程设计院等。

流体机械期刊投稿指南

1、稿件篇幅


稿件要求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图表清晰,文字表达简明、稿件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含图、表),正文5宋,双栏排,篇幅尽量控制在8页内。


2、稿件排版


稿件建议使用Microsoft Word排版,通过在线投稿方式,不必寄送纸质稿件;文稿应留出字距和行距,文中插图请使用电脑绘制、公式请使用公式编辑器,外文符号上下角,正斜体及大小写应清晰可辨。图、表标题请提供中英文两种形式(普通双栏图图宽控制在6cm内,三个分图的尽量排成一行三列)。


3、稿件撰写项目及顺序


参考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标题(力求简明,建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5个)、英文标题(以名词短语为主,与中文标题相对应)、作者名字的汉语拼音(如有多个作者,均需提供)、工作单位的英文全称(如有多个作者单位,均需提供)、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部分应与中文内容相对应)、正文(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排序;其余类推)、参考文献。


4、资助项目


稿件首页页脚处添加资助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主要包括:


(1)国家部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


(2)各省市地方政府基金;


(3)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基金等。


5、中、英文摘要的书写


中文摘要:(1)按目的(为了……或者针对……问题)、过程及方法、结果、结论(普适性)的结构,并避免使用第一人称;(2)摘要中需包含正文中的重要定量数据。


中英文摘要中,研究目的宜采用“针对..问题”(Aiming at...)的句式叙述;研究结果结论宜采用“研究结果表明”(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的句式叙述,英文摘要除研究结果结论一律采用被动语态。去掉"本文,本研究"等字样,中文摘要字数必须达到300字。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叙述应简明,尽量用短句;用过去时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被动语态代替主动语态;一般为100~150个英文单词,最多不超过1500个字符。


6、论文结论部分需包含本文研究所得到的定量结果。


7、提供作者简介


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手机号码。


8、 审稿专家推荐


作者可以推荐1-2位相关领域的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职称、E-mail等)。


9、参考文献


(1)中文参考文献均须提供其英文形式(英文需和文献原文中的一致)。


(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参考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尽量选用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在正文中加以标注,并在文末按正文引用顺序著录;如果稿件内容允许,请作者适当增加引用《流体机械》杂志所刊文章的参考文献。


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引用处顺序标注[1]、[2]……;在文末按正文引用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未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请勿引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如下:


a.专著、期刊、学位论文、报告、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M、J、D、R、C)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b.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d.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编者.,标准名称:标准编号[S].出版单位,年份.


e.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著录形式:


图书示例:


[1] 王勇,袁寿其,刘厚林.离心泵空化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WANG Yong, YUAN Shouqi, LIU Houlin. Cavit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entrifugal pump [M]. Beijin:Science Press, 2017.


标准示例:


[2]汽车用空调器:GB/T 21361-2008 [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GB/T 21361-2008 [S].China: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8.


学位论文示例:


[3] 李超. 多相变材料蓄热器蓄放热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LI Ch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use multip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D]. 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


报告示例:


[4] 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冷却工作组. 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8[R].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Data center cooling group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frigeration. Annual report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ies 2018 [R].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9.


论文集示例:


[5] 杜正建,鲁红亮.微通道冷凝器平行扁管温度不均匀分布的实验研究[C]∥第六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中国制冷学会,2010:838-844.


DU Zhengjian,LU Hongl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uneve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parallel flat tubes of 6-pass microchannel condenser[C]∥The Sixth New Technology Seminar of National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Wuhan: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frigeration,2010:838-844.


期刊示例:


[6] 王炳明,李建风,吴华根,等.NH3/CO2复叠制冷系统中CO2螺杆压缩机的研发[J]. 流体机械, 2009, 37(3):16-18.


WANG Bingming, LI Jianfeng, WU Huagen, et al. Development of Twin-screw CO2 Compressor for NH3/CO2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J]. Fluid Machinery, 2009, 37(3):16-18.